練習設立界線 The New Codependency

(美) Melody Beattie(著);林曉芳(譯)©2017遠流出版

如果你感覺憤怒了
受人冤枉或遭人欺壓
未被尊重或開始埋怨
是不是你沒有設好界線?
或是你的界線模糊不清?
在愛裡保持距離
建立健康的界線
維持一個微妙的平衡關係
需要發自內心真誠地表達
表示我們能付出多少
不勉強委屈自己
不對人感到內疚

 

 設立界限的目的之一,是為了把時間留下來好照顧自己。
 愛一個人,也要保持一段距離,這距離裡面有自由,彼此都需要的自由。

【第一部分:導論】
 責備自己是一種生存之道。當生命出現難以理解的事,當自己莫名其妙受到欺凌,責備自己會讓人覺得事情仍在自己掌控中。
 我不會讓別人傷害我自己。我不會只做些別人希望我做的事,我會做自己想做的事。讓別人做自己,也讓自己做自己。
 我不會漠視情緒的存在,我不再用大腦分析,轉而用心感受生命。
 我可以選擇自己的立場、表達感謝或沉思。
 愛自己就是相信自己,不隨著別人的原則起舞。“怎麼做”的關鍵在你。
 人生確實存在所謂模糊地帶、進退兩難的處境,這是人生的真實面。許多人發現自凡的處境很為難,但唯一出出路就是走過去。這種情形有時令人很困惑。我們不清楚問題大在哪裡,自然也不知道該怎麼做。有時候,解決之道不在於做了什麼,而是放手。
 療癒可能會把過去不快樂的記憶挖出來,就像清理舊傷。
 永遠甩開受害者的心態、學習愛自己。做你自己、認識自己。

【第二部分:建立界限,放下控制慾】
1:學會保持距離
 用不同角度看待痛苦的經驗。那些傷害我們的人是老師、還是敵人?關鍵在我們。痛苦的經驗是我們命運中重要的關卡、還是錯誤?關鍵也在我們。
 改變是要透過經驗。生命終究會自行找到出路。生命會自然開展、自然演變,提供不同的環境讓我們學習。我們不用控制過程,過程會改變我們。
 照顧自己的方式不斷在改變、不斷地演化。我們活著的每一刻都要很清醒、活在當下、愛護自己,認真過日子。
 到底怎樣才算是照顧自己,這是你可以決定的。相信自己,無論經歷什麼事,你都有能力照顧自己。
 那些早已存在你身邊的人事物與環境,如痛苦的經驗、我們想要改變的人,其實是你的老師。你能不能從新的角度看待那個逼得你抓狂的人或者很痛的事情?你能不能不要把他們當成錯誤一場或者加害人,而是把他們當作老師或一個課程?
 要認真過每一天。這種新的生活方式和呼吸一樣,想超前絕對不可能。在活著的分分秒秒,我們只能呼吸,接受生命帶來的恩賜。
 練習放下:(1) 說出你的老師是誰?你學到了什麼? (2) 練習表達感謝,練習說謝謝的力量大。
 有些情況或許沉重得讓人無法心生感激或者馬上釋懷,我們可以試著對自己經歷的一切、每一刻的感覺,尤其是討厭的感覺,練習表達謝謝。
 不要老是用大腦分析一件事要“怎麼做才會得到好結果”。
 感謝的內容可以包括自己感到開心的事、祝福、愉快的經驗。別忘了對自己所獲得的說謝謝。
 儘量誠實說出自己的感覺,這是一種心靈的練習。
 接受就能順服,順服就能帶來力量與平靜。

2:界線
 界線發自我們內心,誠實說出我們是誰。我們開口會說出真心話,而不是我們認為別人想聽的話。
 界線,表示我們的愛能給多少。設立界線,就是說真心話。
 設立界線,不僅代表別人可以怎麼對我們,也表示我們會怎麼對待他人。
 當別人說出他們的界線時,你可以做到不動怒,或者不尷尬嗎?當別人對你設立界線時,學習保持冷靜。

3:設立界線的障礙
 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感受,界線無從建立。
 只要能開口說出事實,就能告訴別人自己的界線在哪裡。
 設立界線指的是我們不再只想照顧別人,而是開始照顧自己。
 我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竟然必須與丈夫設立界線。
 有時候我會讓情緒一直累積,直到受不了為止。忍到自己的極限,是一種認識界線的方法,但不見得是最好的方法。
 我們用不著設立太多界線,弄得別人不敢接近我們。我們不想當地毯,但是也不要當山豬。地毯等著給人踏,但山豬沒人敢抱。
 設立界線不是為了控制或者干涉別人的自由意志,但是別人如果傷害了我們不在此限。
 我們沒辦法逼別人做什麼、不做什麼,但是我們可以拒絕與對方往來或有求必應。設立界線和我們自己的行為有關,我們願意做什麼,不願意做什麼。
 有時候我們不喜歡別人的行為,但又不想失去這段關係,結果就造成我們的界線模模糊糊。
 把界線的重點放在自己的行為上,不是控制他人。
 愈難設立的界線就是最重要的界線。
 有時候,我們不得不與自己深愛的人保持距離,一直到他們改變自身的行為為止。
 解釋自己為什麼要設立界線會削弱我們的力量。
 設立界線時也要說出自己想要怎麼做,希望怎麼做。界線不是只有說出我們不喜歡什麼。
 我們愈肯定自己的界線,愈肯定自己有權設立界線,說話的語氣愈柔和。我們只要態度嚴肅,別人都會知道我們是認真的。
 尋求和自己同樣有類似困擾的團體來幫助自己。無論遭遇什麼難題,你絕不孤單。支援團體能提供的協助超乎我們想像。
 只要懂得求助找答案,我們就會得到力量、指引和所需資訊,思慮也會清晰。
 當你想要抱怨、覺得沮喪時,問問自己是不是應該要設立界線了。
 設立界線的能力與照顧自己的能力會一起成長,你會知道別人尊重你是應該的。

4:照顧他人
 因為我們沒有自己的生活,照顧別人可以彌補這種感覺,填滿我們空虛的心靈。這樣做可以掩飾低落的自我價值觀,讓我們與他們產生依附連結。
 解救通常會讓受幫助的人變得不負責任、做事漫不經心、習慣接受幫忙。我們替別人善後,不讓他們面對自己的行為後果。像這樣幫助別人的方式,傷了別人也害了自己。
 解救別人,會讓別人沒有機會學習自己生命的課題。我們幫助別人輕易逃避自己的責任。
 照顧別人通常會造成我們過度忽略自己,最後反而需要別人解救我們。我們給得太多,沒有保留一些時間與精力來照顧自己。
 照顧別人通常是因為我們內心有股被需要、被愛的渴望。
 我們付出是為了讓別人需要我們,付出會讓別人依附自己,營造出依賴關係。
 對他人付出是好事,但付出不是為了讓別人喜歡我們。付出是因為我們想付出,是出自我們的真心。
 當我們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,不會因為每出一切而掏空自己時,我們就能做出最好的決定,得到最明確的指引,自自然然地生活。

5:別把自己變成受害者
 我們可以不要與他人互依成癮嗎?在他們的眼裡,他們永遠是對的,我們永遠是錯的。他們自己已經失控了,卻還想說服我們。他們會對我們說,我們很怕被拋棄,所以我們“絕不能”離開他們。他們說話唉聲嘆氣、只想當一個受害者的心態逼得人抓狂。他們像蒼蠅一樣黏人,他們的需求無止無盡,讓人一見他們走近就想逃。
 如果我們做自己想做的事,也願意替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,就不會有受害的感覺。
 如果我們不照顧自己,也會幫不了別人。照顧自己不是可有可無的事,是一定要做的事。
 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陷入困境,心都碎了。我們覺得自己應該把孩子保護好。我們細數為人父母那天起犯的每一個過錯,懷疑孩子會陷入困境,是不是我們造成的。罪惡感是悲傷的一部分,伴隨著家裡出現有問題的孩子。
 或許我們會覺得自己是失敗的父母,因為能幫孩子的人就是我們。
 我們在學習付出愛不是因為空虛,照顧別人不是為了討別人歡心。
 練習表達感謝能幫助我們放下。

6:我的故事
 釋放情緒可以讓我們的心平靜下來,帶來即刻的轉變。
 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,包括那些我們覺得做錯的事,都是意義的。
 寫下來:感到沮喪,覺得被困住了、很困惑,但卻不知道是怎麼回事?
 愛自己,包容你的疾病或問題。我很感謝這些問題,它們讓我學會很多,帶給我的收穫很多,感謝所有我必須學會的東西。
 你必須真誠、敝開胸懷、願意嘗試。
 放下,耐心等候,你會找到答案的。

7:溝通
 如果我們是個缺乏安全感、控制慾很強的人,一旦別人不認同我們的看法,我們會覺得很不好受。
 與人和平相處,表示我們看到、也承認彼此的觀點不同,但無關對錯。我們能夠放心地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事情,不要批評別人的想法,而是要接受他人觀點。和平的姿態不具攻擊性,別人就會覺得沒有必要防衛。我們的觀點不是唯一正確的觀點,觀點不同與是非對錯無關。
 我們與人交談,是為了老實表達自己的看法,還是只是為了操弄、控制、改變別人的觀點?這兩件事情不可能同時做到。
 如果我們存心操弄或控制別人,我們說的就不是真話。如果別人想控制我們,我們會想後退、逃走、走避。如果我們被人操弄,結束交談時我們會覺得很困惑、很厭惡。
 帶著情緒說話,表示情緒控制了我們,表示我們的情緒不穩定,我們還沒有辦法面對、感受、釋放自己的情緒。我們可以感受情緒的存在,然後把它放掉,等到心情平靜以後,再靜靜說出自己該說的話。我們思慮清晰,才看得清楚事情的真相。
 冷靜地表達自己的憤怒的感受。
 練習說話不還擊,不僅可以防止敵意像雪球般愈滾愈大,甚至能讓敵意融化。
 練習說出難以開口的話:拒絕別人、說自己想要什麼、說我們知道別人不想聽的話。只說真相,表現出最真實的自己,說出自己的真心話。
 不要眨低自己的身體和外貌,謝謝身體陪伴我們這麼久。

8:控制
 放手,保持愛的距離。
 我們把從前那些令人傷心、以為必須受自己控制,自己與所愛的人才會平安順遂的事情,全放手了,我們會更幸福、更平靜。
 當我們不再控制他人,放他們自由,他人自然會覺得待在我們身邊感覺很好、很自由、很舒服。
 我們的生命和這一生遇到的人-我們所愛的人-都是禮物。愛人,就要愛他們本的樣子。做自己,好好體會自己的感覺。做什麼就是什麼,不求回報。

9:否認
 準備好了、有安全感了,就會看到真相。意願委重要。我們自己很想看清真相嗎?真相有時是很傷人的。
 承認自己失去夢想、某件事、某個心愛的人。當我們看到真相的時候,我們才會自由。

10:依賴
 愛不是占有。幸福是順服當下每一刻、順服本性。
 太過獨立的人有時候和互依成癮的人一樣,其實都很需要人。這兩種行為的根源都是恐懼。

11:從原生家庭找答案
 如果我們不檢視過去,就會複製過去,我們會一直活在過去。發生過的事不會就此結束,過去的事現在還會重演。
 我們不要活在過去,但是注意過去發生了什麼事,很重要。
 不再當受害者的唯一方法,就是原諒。
 寬恕,是希望藉由放下責備與怨恨,放我們自己自由。

12:付出與獲得
 付出要做到動機單純。

13:肯定自我價值
 肯定自己,就是把愛和感謝融合一體。做自己,就是肯定自己。
 如果我們不懂得享受與珍惜握在手中的禮物,老天爺怎麼可能再送給我們別的禮物?
 想要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裡,我們必須知道自己該做什麼、不喜歡什麼。

14:操弄

15:扶持
 扶持他人是一種“給”的行為。扶持是一種愛的表現,是一種存在的方式。
 順服感覺:感覺來襲的每一刻,要知道他來了、感受它。

16:強迫
 我們會把一件事說了一次又一次,是因為我們努力想把自己還無法接受的事實,整合到自己的經驗裡,接受它。我們從各個角度思考出了什麼事,當初是不是還有其他做法?我們用這種方法接受自己覺得亳無道理的事。
 人們能接受失去的事實之前,通常會出現強迫的行為,這是過程。

17:我們有權做自己
 壓抑的出路只有一條,那就是表達自我。做自己、說出自己的感受、說自己該說的話、說出自己對某件事情的看法。
 要生氣、要感覺自己的痛苦、感受自己的恐懼。不管你壓抑的感覺是什麼,把它放出來。只要把堵塞和壓抑的情緒釋放出來,你就能與自己、與生命和平相處。

18:不抗拒
 只要遇到不喜歡的事,我們就會啟動第一道防衛機制:抗拒。想把自己不喜歡的人事物趕走,可以理解,但是抗拒會造成反效果。
 不抗拒,在決定放鬆、順服的那一刻,反而感覺有股力量在體內流動。
 我們只要反抗/只要對立,就輸了。順服,我們就羸了,就能找到自己、生命、力量與平靜。這當中的變化不可思議,生命會朝著既定的方向前進。
 我們不用逼自己馬上接受現實。做不到,也沒有必要。
 從小事練習不抗拒:不抗拒自己不想面對的感覺,不抗拒自己接下來必須做的事,不抗拒內心凡困惑、茫然與孤單。
 只要去除對立的心態,痛苦就會消除。痛苦或許人會完完全全消失,但是傷害會減輕。
 我們一直抗拒的事,最後會變得不重要,或者變成禮物。

19:親密關係
 性關係不只是身體的互動,它是一種身體心靈的經驗,結合了扶持、坦誠、全心投入、專注、信任、尊重與愛的元素。

20:信任
 信任不是一種感覺,它是一種選擇。

【第三部分:認識自己,與自己連結】
1:情緒健康評量

2:憤怒評量
 我感覺自己在生氣,但不會發作。我有報復的念頭,但不會採取行動。

3:恐懼評量

4:過度誇大與受害痛苦評量
 出問題時,我會覺得沮喪,滿腦子都是這件事,很害怕,後來我明白,可以祈求上天幫助我接受問題的存在,或者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 如果我遘到一件事,未來發展可能很不樂觀,這時我會祈求、跟肺友談談、哭泣、很沮喪。我的情緒一發不可收拾,但我會努力振作,把事情弄清。
 我不會沒事故意把場面弄得很難堪。如果我反對的事是有道理的,我會心平氣和地討論。雖然我可能很堅持自己的立場,說話嗓門可能很大,但是解決問題的態度很少過度誇大。

5:罪惡感評量
 我會原諒別人,唯有原諒別人,我才知道原諒是什麼。我原諒他人不是為了餵養自己否認事實的習慣,原諒不表示我允許別人再次傷害我。原諒是因為我不想再當個受害者,它會幫助我找到力量。
 如果我知道某人撒謊,但提不出證明,而那個人又不肯承認,這時凡會堅信自己沒弄錯。如果我心裡很清楚真相是什麼,我根本不需要證明。把這件事放下,靜待指引。謊言傷不了我,等到證據出現,我會知道該怎麼做。

6:悲傷與失去評量
 我會努力體會悲傷的感覺,不會逃避,也不會否認自己的感受。
 如果我們一直想著失去的人事物,一直很想控制什麼事,因為我們很怕經歷失去的痛苦,這時我會好好疼愛自己。
 如果有人傷了我的心,我會讓傷口癒合,不會否認自己受了傷,或者不願再對他人付出愛。
 我不喜歡失去的感覺,但我也不害怕悲傷。
 如果我卡在悲傷期不動,我會順服這種行為底下的感覺,幫自己走出困境。
 即使真相會傷人,我也寧可知道真相是什麼、面對真相。
 我會把生命帶來的改變,視為人生的一部分。
 如果我一直很想哭,這時我會哭出來,管他當時我人在哪裡、正在做什麼。

【第四部分:把感覺放下】
1:發現情緒的存在
 人類替情緒命名,從四種基本感覺開始:生氣、傷心、快樂、害怕。
 我們當下的各種感覺沒有對錯,每一種感覺都很重要,但不明確。情緒會來,也會離開。我們要做的,就是學習怎樣讓情緒快點離開。
 我們的想法會形成我們的感受。
 希望別人改變他們的行為,好讓我們不會產生某些感覺,這種做法和操弄、控制可以說沒什麼不一樣,很不妥。
 把感覺說出來不但無法釋放情緒,反而造成反效果。一直說,一直想自己的感覺,等於把感覺不停放大,情緒愈來愈差。把情緒不斷放大,人也愈容易掉入情緒的無底洞。憤怒的情緒特別容易因為說出來而升溫。憤怒的感覺說得愈多愈生氣。要讓感覺消失,光說出來是不夠的。
 被壓抑的感覺/沒釋放的情緒,會在我們的身體器官住下來。
 處理感覺,就是把感覺從我們身上放出去。
 只要不壓抑情緒,我們的感覺就會不斷。即使壓抑情緒,我們的感覺也不會斷。壓抑只是否定感覺的存在,逃避無法避免的事。處理情緒的方法很多,但不管我們用什麼方法,感覺依舊一個接一個地來,一輩子不斷。
 感覺我們的情緒,就是處理感覺的方法。融入情緒、向情緒臣服、與情緒合而為一,在情緒中摸索前進找出口,情緒最後會自行離開。
 “釣後放流”:把舊有的感覺和想法放掉,生命就會教我們新的。
 抗拒、批判感覺,把它分成正面與負面,以及把感覺說不停,這樣只會把情緒的折磨做不必要的放大。
 讓我們沉入情緒的大海,不要抗拒、不要急躁,也不要勉強。不要假裝,不要裝出自己已經做到了。要臣服,要順服。不管我們怎麼描述自己的感覺,我們都要誠實,要承認感覺的存在。
 抗拒與批判情緒可能會把情緒變得更討人厭、更傷人。
 我們順服感覺的技巧如果愈熟練(把魚兒做記號,放回水裡的速度愈快),就能愈輕鬆感受情緒的作用。不抗拒可以消除痛苦。讓感覺游走,游入大海,到它想去的地方。
 批判情緒,把它分為正面或負面、好或壞,容易把感受情緒的過程變得更複雜。事實上,它們都是一樣的,它們都是感覺。悲傷與快樂沒有任何差別,差別是我們用大腦想出來的。
 我們不用像別人一開始教的那樣,跟每個人說出自己的感覺,即便那些人和我們的情緒有關。人,會引動我們的情緒,但情緒是自己的。我們只需要讓一個人清楚我們的感覺:我們自己。
 當我們必須和別人談感覺時,一定要先把情緒放掉,這樣說話才有力量。
 把憤怒放掉,才是表達憤怒最有效的方法。
 想要成為情緒的主人,秘訣就是把情緒釣後放流。我們先讓情緒牽著走,再把它吐出去,像吐出濁氣一樣。
 如果某事造成我們反應過度,通常是因為我們當下感覺到的情緒夾雜另一種情緒,兩種情緒有相似之處,後者是我們壓抑已久、一直流在心底的感覺。
 我們必須完任順服感覺,體會感覺想說什麼。不要怕,這只是感覺,一種情緒的能量。只要我們不要抗拒、不要批判,它對我們不會造成太大傷害。

2:處理情緒:憤怒
 憤怒通常表示我們應該建立界線了。
 憤怒最諷刺的地方在於:我們拼命壓抑的情緒,往往就是生命希望我們去體會、表現出來的情緒。
 利用談話或書寫的治療方式釋放情緒,了解自己的感覺,不要批判,看看是什麼感覺冒出來。
 當我們情緒上來時,先處理自己的憤怒比處理別人的憤怒更有效。我們必須先徹底感覺憤怒、放下憤怒,接著才是原諒,否則就是否認情緒。
 是不是到了該與對方講和凡時候呢?有時候,我們需要原諒的對象不是別人,而是自己。

3:處理情緒:恐懼
 我們在怕什麼?己知的事情?還是未知的事情?我們的恐懼是不是想跟我們說什麼?怕什麼就會來什麼。

4:處理情緒:過度誇大與受害痛苦感
 生活過得平靜是應該的。把自己變成平靜的中心點。

5:處理情緒:罪惡感
 要處理合理的罪惡感,解藥只有一種:彌補過錯。有效彌補過錯的意思,就是改變自己的行為。
 除非我們不再批判他人,否則只要我們繼續批判別人,我們就會一直批判自己。
 建立界線表示我們愛人的能力有限。如果我們有罪惡感的問題,表示我們用討厭自己的心態設立的框架或界線,把自己困住了。
 把所有自己沒能原諒的人,列一張清單,然後努力完成兩個目標:(1) 名單上的人給你什麼感覺,你要感覺它,然後釋放它。(2) 原諒名單上的每個人,直到我們再也感受不到一絲恨意為止。

6:通往心的路
 感覺,就是打開心門的鑰匙。把心打開,就會知道自己是誰,我們就會找到快樂與平靜。
 練習形容自己的感覺:被看輕、被拋棄的、被困住了、遭人被判的、很痛苦、很挫敗、很難受、很羞恥、很害怕、很在意、很沮喪、很卑微、很委屈、很恐懼、很孤獨、很沒面子、很焦慮、極度不安、無依無靠、孤立無援、不受重視、乏人疼愛、感覺很糟。
【第五部分:問題指南】
1: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
2:尋求協助

 

發表留言